收录:共 2 条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 | 血栓性深静脉炎 | 的治疗方法 | 每页显示20 条 | 共1 页 | 1
|
知识库:什么是
深静脉血栓形成 | 血栓性深静脉炎 |
|
|
疾病概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,又称血栓性深静脉炎,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。患病后易造成肢体病残,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。血液黏度高、血流缓慢及血管壁的损伤是造成本病的三大主要原因,多发生于各种手术后、慢性病长期卧床以及因多种原因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。深静脉血栓形成系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,好发于下肢,多见于产后,盆腔术后,外伤及长期卧床的患者,主要表现为:患肢肿胀,疼痛。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,危及生命。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:1.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、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及低脂肪食物,忌食油腻、肥甘、辛辣之品,严格戒烟。2.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肥胖者应减轻体重。3.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,降低血液黏度。4.术后病人卧床期间对下肢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按摩,术后尽早下床活动。5.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应绝对卧床,患肢予以垫高,以防止血栓脱落发生肺动脉栓塞。6.急性期已过或后遗症期的病人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医疗袜,以压迫浅静脉,防止浅静脉扩张,并能促进浅静脉回流,避免长时间站立、行走、下蹲、盘腿及两腿叠压。休息时仍应垫高患肢。7.中药清热利湿、活血化瘀的有效方剂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显著。8.在急性期,抗纤溶疗法能将血栓溶解。9.另外,某些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压迫造成的,应及早查出真正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。 临床表现 1.患肢肿胀发硬,疼痛,活动后加重。 2.血栓部位压痛,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,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,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,Homans征和Neubof征阳性。 3.常伴有低热。 |
|
找专家咨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,请点击: 伊问医答咨询 |